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(www.86duilian.com),搜集整理对联,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。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对联文化 > 楹联历史 > 正文

荆门地区和尚塔古楹联初探

时间:2015-05-01 16:00 来源: 作者: 阅读:

我国民间丧葬立墓碑,在墓碑上刻墓联,很久以来相沿成了一种习俗。到目前为止,已知的我的家乡湖北荆门市所辖七个县、市、区较为完整的和尚塔27座,其中1座刻有对联;有和尚墓7座,其中2座刻有对联。从中看出和尚塔、和尚墓均刻塔文、墓碑文,而刻对联比较少。

3副联,就其内容,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:

第一个方面是宣传佛法。如性慧和尚塔联:

寺压山河天宇净;

塔悬日月地光明。

性慧和尚塔位于现东宝区子陵铺镇建泉村三组团山寺遗址,清康熙十年(1671)由当地居士捐资修建。这副对联阴刻在塔文两侧。联中说的“寺”,即佛寺,是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的处所。联中说的“塔”,则是用于藏舍利或经卷的佛塔。联文突出宣扬“寺”和“塔”,就是宣扬佛法,宣传佛法无边,宣传佛能使天地光明净静的意义和作用。

第二个方面是赞扬和尚艰苦修行的精神。如通慧和尚墓联:

磨砖知得道;

飞锡喜凌空。

通慧和尚墓也位于团山寺遗址,墓碑于清咸丰十一年(1859)刻立,此对联用楷书阳刻在碑文两边。读上联“磨砖”二字,就立即使人连想到少林寺武功高强的和尚,由于长年累月艰苦练功,将地板砖石都踩磨出大小坑凹来。同样,连想到通慧和尚刻苦学佛法修行(磨砖),就知道他已进入彻悟的境界(得道)。下联说通慧和尚去外游方(飞锡),遍访遍学名师,终于学有所成(凌空)。“锡”为锡杖,和尚随身之物。“飞锡”就是游方。相传唐元和(806820)高僧隐峰游五台,掷锡杖飞空而去。故后称和尚游方为“飞锡”。

  第三个方面是按佛教教义对待生与死。如化南圻和尚墓联:

  解脱门有来有去;

  菩提路无是无非。

化南圻和尚墓位于东宝区仙居乡发旺村1组,化南圻和尚34岁圆寂,可谓英年早逝。去逝后其法徒们于清咸丰五年(1855)安葬立碑,在碑文两边阳刻此联。这副楷书联就像是长辈(如师父)以极其沉痛而又平和的话语对逝去的小辈(如徒弟)说话,你“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” (即解脱)去了,而得自由自在。又似乎说,你走在佛教“真理”的觉悟的路上(即菩提路)去了,那里无是无非。这副联又像是生者对死者、死者对生者、徒弟对师父说话。在那样场景中,可以理解对死者是一种很好的悼念,对生者是一种很好的安慰。

三副对联均以短而精取胜,对仗工稳规范,言简而旨远。其特点有两点特别鲜明:

其一、联语哀而不悲。和尚去世即圆寂,终究是哀伤的,化南圻和尚英年早逝,他的徒子徒孙在其墓碑文中说,吾师长逝,“能不疼哉?令吾祖(即化南圻和尚的师父,乃化南圻和尚徒弟之师祖)悲伤于无日,徒辈涕泣于何年!呜呼,伤哉”!然而佛教认为圆寂意为圆满。京山县雁门口镇子陵寺遗址有11座佛塔,其中刻于清嘉庆二十一年(1816)的智松禅师塔文或许可以证明,塔文说:“忆着有相实是虚,若能幻相法一无。有相无相无一物,了却法相即真如。”佛教认为,“真如”意为事物的真实状况,真实性质。而“相”,则是一切事物外现的形象状态。这些联是哀挽逝去的和尚,又是说给世人的,是在悼念逝去和尚的同时,也在告示世人。

  其二、联语通俗晓畅。联语明白如话,识字不多的人也能读懂。不识字的人听了,也能明白一些意思。然而不深奥,却有深意。如性慧和尚塔联:“寺压山河天宇净;塔悬日月地光明。”明白如话,却气势宏大,读后使人感到“寺”和“塔”威严无比,进而似乎感到佛法无边,似乎看到信徒们纷纷进出壮严肃穆的寺院的场景。我想,这就是受此联感染的结果,这或许就是此联作者所期望的结果吧!

(责任编辑:admin)

相关标签: 对联大全 楹联大全 妈祖对联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