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对联欣赏网(www.86duilian.com),搜集整理对联,供广大的网友和联友学习和使用。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对联文化 > 楹联论文 > 正文

邹宗德:拥抱文化艺术的春天在“梁章钜奖”颁奖仪式上的发言

时间:2015-05-01 15:59 来源: 作者: 阅读:

 今天,在岭南文化重要发源地东莞,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初入中土时首处停留的观音山,这里空气清新馥郁,鸟语文情喷涌,灵感飞珠溅玉,意境空灵澄澈,高朋满座,少长咸集。我在这里接受中国楹联界的最高奖——“梁章钜奖”,荣幸之情,无以言表。我相信各位获奖者应该有同样的感受。我衷心地感谢中国楹联学会授予我这一殊荣;衷心地感谢学会领导对我的鼓励鞭策;衷心地感谢广大联友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。我更要感谢楹联艺术本身,这朵中华文化沃土中绽放出来的奇葩,迷住了我的灵魂,我为她倾倒,我为她憔悴,我为她歌唱。
  千百年来,楹联艺术广为人们青睐,经久不衰。帝王将相、雅士文人、黄发垂髫,工农商贾,无人不喜,无人不爱;亭台寺庙、驿站码头、酒肆茶楼、杏坛衙署、官邸民居,乃至竹篱茅舍,断碣残桥,到处都有她的足迹芳容。她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境界,在平仄对仗的外衣包裹里,袒露出她的对称美、声韵美、时尚美、情趣美、抒情美、理性美、意象美、含蓄美、简洁美、空灵美。在词句沸腾的羹汤里喷溢出中华文化的天香!
  中国人对楹联之爱,使用频率之高,可以说超过了其他任何文学体裁,几乎所有的场合都离不开对联。每个人从呱呱落地时的“贺人生子联”,到满月联、入学联、婚娶联、乔迁联、祝寿联。作古了,至少还要带走一副挽联,甚至入土后,还要后人为他镌刻伴随千古的墓碑联。可见中国人的一生,离不开对联。所以我和刘宝田先生在去年湖北恩施的中联论坛上预言:如此美丽的高雅文化,如此深受大众欢迎的民俗文化,将会成为中华文坛上下一个文学的高峰!
  这一预言抛出后,有人赞成,有人质疑,也有人反对。但是,不管如何,我在这里想提醒联家们的是,质疑也好,反对也好,您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楹联发展的伟大时代!我经常和我的诗词界的朋友说,你写诗,很难超过唐代;你写词,很难超过宋代;你写曲,很难超过元代。还是别忘了写点楹联,也许你可以超过清代,也许可以让你的一至两副对联作品永垂于后世。也有人问我,这个高峰到底什么时候到来,当然不是一个小小的我能决定的。关键取决于文化的大气候,归根结底,取决于政府的重视。如果我们吸取点古代教育的精髓,把楹联精品与楹联知识编入大中小学教材,让楹联水平的检测在高考中占有大于当前的比例,那么,楹联文学高峰的到来就为期不远了。现在,中宣部领导希望我们楹联学会成为正规军,这对楹联艺术来说,是真正的福音。今年教师节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说,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从课本中去掉,搞所谓的“去中国化”是很悲哀的。习总书记的这一表态,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重要信息,国学的春天就要来了,作为“中国化”最典型的楹联文化,理直气壮地进入教材应该也不会太久了;人们喜爱楹联,可贴在大门上的两行文字,却非马非驴,这种尴尬的局面应该也存在不久了!
  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作为在楹联界坚守了三十年的我,面对这一大好时机,暗暗提醒自己,一定要加倍地珍惜,好好地把握,在楹联创作、楹联理论、楹联教育、楹联遗产的挖掘与保护等方面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。在创作上要有精品意识,争取有一至两副对联能够流传下去;在理论上要有创新意识,争取解决几个实际的理论问题;在教育上要有真传意识,千万不能误人子弟;在挖掘与保护方面要有紧迫意识,不能让现存的楹联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再次消失。
  “抛弃传统、丢掉根本,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。”今天,在我的发言将要结束之时,我郑重地推荐出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话,与大家共勉,让我们共同拥抱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先进文化所带来的——文化艺术的春天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
相关标签: 对联大全 楹联大全 妈祖对联
相关内容